Cable Instrumentation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产品描述

  监护仪较早实现了国产替代,从普通病房到危重症监护,从院外急救到院内手术,从大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单位,大多数都能看到国产监护仪的“身影”。初略估计,国内生产监护仪的厂家竟有几十家之多,然,大多数监护仪厂家企业规模不大,能够突出丛林的寥寥可数。本文,笔者选取了中国主流监护仪品牌厂家进行梳理,期望以此对国内监护仪产业解析一二,一家之言难免偏颇,不当之处,欢迎拍砖。

  迈瑞自A股上市后,市值已超越2000亿(截止9月10日,市值为2187.03亿),“一哥”宝座更牢固。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医疗设施和解决方案供应商,迈瑞业务涉及生命信息与支持、体外诊断、医学影像三大领域。根据迈瑞2018年度财务报表,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营业收入超52亿元人民币,占到了公司整体营收的37.98%,其中监护仪的年度销售量为171869台,国内监护仪市场排名第一,国际市场地位也不弱,市场占有率排第三。

  监护仪作为迈瑞公司的重点产品,其发展已经有了20多年历史,2009年曾收购美国Datascope(当时世界上的排名第四的监护厂家,震惊整个医疗行业),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,甚至引领着国内监护行业发展,为国家制定了多项监护行业标准,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。

  迈瑞的监护仪系列比较多,包括BeneVision N系列、ePM系列、iPM系列、uMEC系列、iMEC系列、Vital Sign系列、遥测系列以及中央监护站和手持式血氧仪。

  其中BeneVision N系列属于高端监护仪,是迈瑞近年来的主推产品,主打“瑞智库、瑞智简、瑞智联”,其监护仪的屏幕是业内唯一的支持横屏和竖屏两种方式,既能够很好的满足竖屏下较大的监测值显示, 又兼顾了在横屏下展现更长的波形。BeneVision N系列监护仪的监测参数除了ECG、RESP、TEMP、SpO2、PR、NIBP基础六项,BeneVision N系列监护仪还可测量有创血压(IBP)、成人心排量(C.O.)、二氧化碳(CO2)、氧气(O2)、麻醉气体(AG)、电阻抗心动描记(ICG)、呼吸力学(RM)、连续心排量(CCO)等,功能很强大。其次,该系列监护仪的整体设计非常时尚、美观,曾获得过有着“设计界奥斯卡”之称的iF大奖,屏幕最大尺寸为22寸(BeneVision N22),最小的监护仪的整机只要巴掌大小(BeneVision N1),外形虽小,却是业内集成度最高的智能转运监护仪。

  迈瑞分别推出高、中、低端产品来应对市场的不一样的需求,例如中端市场有ePM 系列、低端市场有Vital Sign 系列等。推行全面的市场战略是迈瑞能够打下监护仪超半壁市场的主因,国内监护仪厂家能做到这一点的大概也只有迈瑞了。

  成立于1995年的理邦仪器,于2001年登陆中国创业板,目前市值超过40个亿。主营业务包括病人监护、心电产品、超声影像、妇幼健康、体外诊断、智慧健康六大业务板块,其中监护仪是最早做的产品之一,也是目前理邦仪器营收的大多数来自之一。根据理邦2018年度财务报表,监护仪的年营业收入约为3.26亿元,占公司全年营收的32.82%。

  目前在售的监护产品最重要的包含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仪、iM系列便携式监护仪、遥测监护仪、中央监护系统、elite V系列插件式监护仪、转运监护仪和兽用监护仪等。其最新产品生命体征监测仪iM3拥有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,可以轻轻松松实现信息同步和多病人管理,独创的查房工作模式受到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。

  成立于1993年的宝莱特是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唯一的“国家多参数监护仪产业化基地”,于2011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,目前市值19亿。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,主要涵盖健康监测和肾科医疗两大业务板块。健康监测板块包括监护仪设备、心电图机、脉搏血氧仪、中央监护系统、可穿戴医疗产品等。宝莱特的监护仪包括掌上监护仪、一体式监护仪和插件式监护仪三大监护系列产品。

  根据宝莱特2018年度财务报表,监护仪产品年营业收入约为2.3亿,销售台数达到250,249台,营收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28.8%。

  科曼公司成立于2002年,其产品涵盖了电生理监护、心电诊断、超声母婴监护、呼吸麻醉、婴儿保育以及手术室设备等六大领域。科曼始终致力于监护仪专科专用的产业升级,开发的新生儿专用监护仪、心血管专用监护仪、产科专用监护仪、急救转运专用监护仪等新产品引领了监护仪产业升级转型的新潮流。例如心血管专用监护仪除了具备监护仪的生命体征监测功能,还能像心电图机一样具备多达122种心律失常分析,十二导心电自动诊断功能。科曼2018年监护仪的销售量数据未知,但据业内资深的人说科曼的监护仪价格不低。

  而除了以上列举的几家,还有中旗、南京世帝、深迈、力康、瑞博、和心重典等在业内建立一定知名度的械企也在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监护仪。随着国产大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的加强,未来小规模监护仪厂家恐难避免出局的尴尬。

其他产品